据台媒《经济日报》报道,半导体芯片降价风暴扩大,原本相对僵硬、供不应求的微控制器(MCU)价格开始雪崩。尤其是台湾工厂锁定的消费应用价格压力最大,全球五大MCU工厂价格减半的消息在大陆市场传开。新塘、盛群、松寒等厂商后市承压。
MCU成为继驱动IC、部分电源管理IC、CIS图像传感器市场形势逆转后的又一关键芯片,透露出半导体市场供不应求,热度迅速降低。原本疯狂短缺的筹码在客户端反复投放后,由于近期通胀、战争、加息等压力,需求不如预期。,它开始削减库存和降价。去年全球芯片荒,MCU也是炒鸡热门,推高了相关厂商同步改写新战略的运营。台湾省MCU龙头新塘去年利润暴增逾5.5倍,每股净利润7.27元;盛群利润增长近一倍,每股净利润9.04元;松寒也付出了每股8.71元的净利润新高。随着市况逆转,台湾工厂将面临利润下滑的窘境。最近大陆市场有消息称,意法半导体、英飞凌、TI等国际一线MCU厂报价下降严重。陆媒还透露,意法半导体的通用MCU价格从3月份的70元下调到现阶段的32元;还有原价100多元的MCU滑落到两位数的价格,引发关注。陆媒报道,去年通用MCU厂基本都给客户加价一两次。随着全球环境的快速变化,在通货膨胀、加息、终端需求降温等因素的干扰下,现阶段客户、经销商等的库存水位。就是高,导致通用MCU价格开始下降。从供应链来看,服务器、车载、工控MCU市场持续强势,高端产品价格仍较为僵硬。而台湾省MCU厂以消费类产品为主,难逃这波库存调整带来的订单削减和价格修正的压力。台湾省某不愿透露姓名的MCU厂透露,大陆市场需求确实放缓,MCU领域的消费型家电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该公司还应客户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与客户讨论了价格调整。目前平均下降幅度在10%左右,还没有回到疫情前的物价上涨水平。新塘是台湾省内领先的MCU,官网介绍了其585 MCU产品,包括8位MCU和Arm Cortex-M系列。盛群坦言,由于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客户拉货力度放缓,库存继续调整。在松寒,单片机应用主要分为通用应用、医疗测量应用、计算机外设应用。第一季度通用应用占比过半。据悉,松寒多媒体IC在12寸工厂投产,MCU在8寸工厂投产。目前产能供需并不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