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期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就是TI抢先取消了发行商安富利的代理权。昨天发生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事件:TI两次取消了世平和叶文的代理权,这次TI一下子取消了两家。TI将在2020年12月31日前终止航运与叶文的代理关系。这是新闻报道和航运CEO发给团队的内部邮件。首席执行官温表示,他将开发更多的产品线,提高运营效率。
这样就只剩下TI的线下代理Arrow了。这样的举动绝不能用“伤透了心”来形容,但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总结一下,就是代理商价值减弱,直供成为未来。
2019年7月,德州仪器(TI)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双下滑。公告显示,其2019财年第二财季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3.05亿美元,同比下降7.12%;营业收入36.68亿美元,同比下降8.69%。与此同时,TI原计划向Richardson投资31亿美元建设半导体工厂的计划也因为“目前的市场形势”而推迟。近日,IBS首席执行官Handle Jones在上海FD-SOI论坛上表示,由于2019年的贸易战,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将下降13%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下降。显然,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下滑也影响了TI。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TI必须做出改变。
作为硅谷最古老的半导体公司和集成电路的发明者,TI总能在每次危机来临的时候及时调整弓。它经历了许多变化。例如,在联发科等中国公司开始大举进入手机基带领域后,TI在2005年逐渐退出手机基带业务,专注于模拟和嵌入式应用,并加强在工业和汽车电子领域的投资。这种转型给TI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毛利一度超过60%。
2007年至2013年,现任TI全球销售和营销高级副总裁的谢冰担任TI中国区总裁。在任期间,他大规模扩充了由销售、营销、RD和制造部门组成的中国团队,为TI建立了下沉到三线城市的销售技术支持网络,为TI今天的直供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TI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胡玉华曾说,“即使是两个人的团队,她也说去东莞参观过一个两个人的小公司。可见TI对小公司的支持已经非常全面了。有了这样的覆盖面,TI可以大胆地丢掉自己的分销网络,用自己的直供系统提供服务。
德州仪器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胡玉华
对于TI这样的举动,网友胡锦程评论道:“未来企业的集中度会更强,服务的客户会越来越少。新类型的客户还是需要培养的,所以代理商只是为了收钱和风险。”
业内资深人士支郭萍表示:“虽然表面上要求代理商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但直销(D2C:直接面向客户)是未来的趋势,而且不仅仅是一种取舍那么简单。”
所以,这一次TI的行动,不能简单的用谁抛弃了谁来形容。其背后有着深远的意义。我觉得本土半导体企业应该借鉴一下。很多本土半导体公司都眼红TI的高毛利,却看不到TI在市场营销、高校规划、客户支持等方面的布局和努力。我举个简单的例子。TI很早就布局了大学规划,TI向国内几乎所有理工科大学捐赠了400多万的开发板。教材等。也组织过各种大学比赛。记得有一次参加TI物联网的一个大学比赛,居然有一万多支队伍报名参赛。这个规模真的很惊人。
早些年,TI大力加强营销推广和宣传,组织了大量的媒体交流活动,并有高管来中国与当地媒体交流,介绍他们的理念、策略和市场布局。然而,很少有本土半导体公司这样做,采访他们的高管谈论他们的战略就更难了。
有国内媒体通过斗蚁模式喊话要吃掉TI的市场。具体方法是每个小公司盯着TI的一条产品线,让大量小公司蚕食它的多条产品线。这个策略乍一看还是挺靠谱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蚂蚁吃大型动物的生动案例。但实际操作难度相当大,因为国内能在单一产品上与TI抗衡的公司不到十家。有的公司一代产品(学的)好,二代产品没感觉。因为真的要定义自己的产品,找不到感觉,所以要向TI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谢冰曾在我的一次专访中说过“企业的目标是更强而不是更大。”谢冰说:“每个公司追求的东西都不一样。TI追求的是更强,而不仅仅是更大。因为强和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公司可能很大,但不一定很强。从财务角度看,TI追求的是每股现金流的变化率。TI追求的是更强,而这种更强体现在技术、服务客户的能力和现金流的产生上。”
的确,在企业的发展中,强者和大者并不相同,强者未必大但大者未必强。很多企业在做大的路上死掉了。美国管理协会曾经推荐过一本经典的书,不是越大越好。这本书最重要的思想是,企业不要把“成长”和“扩张”混为一谈。成长就是进步,推动企业突破自身局限。增长并不依赖于一系列的合并。总之,企业要做强而不是做大。
谢冰说,要想变得更强,就意味着要不断增加创新和RD,因为客户的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了解客户当前的需求,预测客户未来的需求。另外,同一个产品,在某个专业应用领域,这一代产品和下一代产品永远是竞争的。“比如我们的产品最有竞争力,突然其他产品跟我们竞争,那我们就会加快更新的步伐。相互促进一段时间后,企业自身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所以竞争也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式。”他强调。
其实这些思路都值得我们本土半导体企业借鉴。可惜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家本土的半导体公司能学到这些精髓。很多公司只是采取“我也是”的策略,进行巧妙的开发,享受二级市场收割好韭菜的快感。所以,我认为蚂蚁策略只是口头上的叫嚣。
现在,TI又在转型了。我们应该做娱乐头条还是借鉴?有好的公司带头示范,特朗普给了我们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真的不能说本土半导体又不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