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帕特·基尔辛格正式就任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他将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如何扭转英特尔的一些困境?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写了一篇分析。
《经济学人》开篇提到,英特尔最成功、任职时间最长的CEO安迪·格罗夫曾说过一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在他的领导下,英特尔成功地从一家存储芯片制造商转型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收入从19亿美元上升到260亿美元。凭借这一历史性成就,格罗夫被视为硅谷最具开拓精神的企业家。今天,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是帕特·基尔辛格。对他来说,也许格罗夫还在耳边说话。
当Gelsinger接手时,英特尔的财务状况看起来不错。英特尔2020年的营收为780亿美元,按销售额计算,该公司仍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公司在数据中心计算机芯片市场的全球份额为93%,桌面芯片市场份额为81%,营业利润率仍能维持在30%左右。
英特尔(@时代)新任CEO帕特·基尔辛格
然而,英特尔的股价已经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比如英伟达目前营收只有英特尔的七分之一,市值达到3700亿美元,股价比英特尔高一半。英特尔赖以成功的芯片制造技术大多已经落后,它也逐渐错过了智能手机的芯片革命。它以前的一些大客户,如苹果和亚马逊,正在成为英特尔的竞争对手,现在帕特·基尔辛格正在接管这种局面。
目前各大芯片厂商都在与时俱进,追求最先进的技术——10nm以内。几十年来,英特尔一直处于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而且一步一步来,几乎每隔一年就会推出预示行业革命的新一代芯片。在英特尔工作多年的Gartner高级分析师Alan Priestley认为:“(英特尔)正在失去它的魔力。”它的10nm芯片原定于2015年或2016年投入使用,但被推迟到2019年。
去年7月,英特尔表示下一代7 nm芯片要到2022年才能上市,比原计划晚了6个月。新一代芯片“挤牙膏”让企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作为英特尔最直接的竞争对手,AMD将其生产外包给TSMC,开发出比英特尔速度更快、功耗更低的芯片。自2019年以来,其市场份额增长了一倍多。
英伟达市值一度超过英特尔(@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指出,对于英特尔来说,由于半导体行业的日益专业化,这给英特尔的传统通用芯片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在台式机销售长期停滞的情况下。手里有了足够的现金,科技巨头们都渴望从自己的每一款产品中榨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因此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开发自己的芯片。2020年,苹果表示,其下一款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将不再使用英特尔开发的芯片,而是使用定制设计的芯片。亚马逊正在推出其“Gravity on”云计算处理器,该处理器也是内部设计,并外包给TSMC制造。微软的云计算业务仅次于亚马逊,也在沿袭亚马逊的芯片商业模式。
90年代后期,业界逐渐发现图形处理器和AI芯片可以很好的衔接和过渡,这是英伟达的突破方向。公司的营业额和市值与英特尔的差距正在缩小。
为了使产品尽可能多样化,以开发各种新的可编程或存储芯片,2015年,英特尔以16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ltera,但到目前为止,这一收购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回报。
帕特·基尔辛格尚未透露他打算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他看起来不像一个老有序的颠覆分子。他18岁开始为英特尔工作,然后在2009年离开。他曾是数据存储公司EMC的负责人,并在过去九年执掌软件公司VMware。任命宣布后,在一封致英特尔员工的邮件中,他回忆了自己在英特尔的光辉岁月:“我被格罗夫、诺伊斯和摩尔(后两人是公司的创始人)悉心教导。但与他的前任鲍勃·斯万不同,格尔辛格是一名工程师,他在1989年率先开发了该公司的旗舰芯片。
他的首要任务是试图扭转不断陷入困境的制造业。目前,英特尔已经将一些低端芯片的制造外包给TSMC。丹尼尔·勒布拥有英特尔的大量股份。12月,他致信管理层,敦促该公司彻底放弃晶圆厂,将它们外包出去。
从表面上看,这看起来很有吸引力:英特尔2020年的资本支出将为142亿美元,几乎全部用于芯片工厂。与此同时,AMD在2009年剥离了制造业务,Nvidia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无晶圆厂工厂”。
半导体行业资深观察家Linley Gwennap认为,要找到英特尔的外包之家可能没那么容易,因为该公司的芯片技术有些落后,而且全球大部分芯片厂商都在东亚。然而,芯片是美国和中国高科技战争的重要战场,因此美国政客可能会否决将英特尔芯片外包给非美国代工厂。
无论如何,格尔辛格都不会采用丹尼尔·勒布的激进做法。尽管该公司可能会在一些产品上使用更多的外包服务,但他打算继续IDM模式,格尔辛格也有意遵循其前任的多元化战略,重振和恢复英特尔在芯片制造业的领先地位。